一条连接德国工业中心和乌克兰战场的铁轨,现在成了北约支援乌克兰的重要陆上通道, 也成了普京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。 根据德国《法兰克福汇报》8月30日的报道, 一条德国铁路正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运送坦克和重型武器。 德国铁路货运公司的负责人西格丽德·尼库塔也公开表示,他们公司在军事运输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。 这条铁路线从德国的莱比锡出发,途经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和克拉科夫,最后到达乌克兰边境的普热梅希尔。 它现在是北约军用物资从波罗的海港口进入乌克兰的主要线路。 德国铁路公司不光为乌克兰百姓运送食物、饮用水和生活用品,更重要的是,他们负责把德国援助的武器和军事物资安全地送到乌克兰。 德国铁路货运公司一直都在用铁路为德国军队、北约盟国和乌克兰军队运输军用物资。 让人觉得有点意外的是,有分析说德国铁路货运集团预计在2025年竟然能开始赚钱了。 西格丽德·尼库塔没有说军事运输的具体数据,但她确认铁路运输现在非常重要。
铁路运输只是北约援助乌克兰的方式之一。《基辅邮报》的报道说,每天都有二三十架运输机在乌克兰的热舒夫机场降落。 这些飞机来自很多北约国家, 比如德国空军的A-400大型运输机、加拿大空军的C-130运输机、英国皇家空军的A-400大型运输机等等。 还有意大利空军的C-27J轻型运输机、西班牙空军的A330运输机、比利时空军的A400运输机,甚至还有美国空军的波音747大型货运飞机。 这些飞机一直在帮乌克兰运送武器弹药和各种补给。
美国最近还批准了一项价值约8.25亿美元的对乌克兰军售计划,其中包括3550枚增程型攻击弹药,还有3550套带GPS/INS的组件。 这些增程型攻击弹药对俄罗斯是个很大的威胁。它们能打到俄罗斯境内200到4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,比如军工厂、后勤中心、指挥中心、通讯站、火车站、仓库、燃料基地和交通枢纽。 从8月份开始,乌克兰已经袭击了俄罗斯的12座炼油厂,包括新沙赫金斯克炼油厂、塞兹兰炼油厂、古比雪夫炼油厂和阿菲普斯基炼油厂。
梁赞-莫斯科输油管道是俄罗斯西部非常重要的成品油运输线, 全长约300公里,负责为莫斯科市及周边地区供应70%以上的汽油、柴油和航空燃料,这条管道也遭到了无人机的袭击。 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最后一条能源运输管道,在一个月内被袭击了两次。 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俄罗斯的侦察无人机正在监视德国东部北约的武器运输路线,但从整体战略上看,俄罗斯的情况并不乐观。
虽然俄罗斯在战场上现在占优势,但战略形势对它不利。北约几乎包围了俄罗斯的西部边境, 从波罗的海三国、芬兰、瑞典,一直到波兰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、土耳其,这些都是北约国家。 北约不会直接和俄罗斯开战。历史已经证明,要快速占领俄罗斯这么大的国家是很困难的,拿破仑和希特勒就是例子。 欧盟每年有4500亿美元的军费,只需要拿出十分之一来援助乌克兰,就能跟俄罗斯一直消耗下去。
俄罗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,没有在第一时间摧毁乌克兰的北约运输线、军工厂和电力系统益阳指,结果把战争拖成了持久战。有军事专家分析说,俄军没能切断这条“生命线”,原因有很多。 首先,乌克兰西部的铁路网是分散的,关键的枢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;其次, 北约提供的防空系统已经形成了区域防空保护,让俄军的飞机很难突破 ;第三,俄军的精确制导弹药可能快用完了,最近出现了好几次用S-300防空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情况。
更重要的是,普京政府可能在考虑直接攻击北约补给线的政治风险,这可能会让战争发生根本的变化。 俄军正在改变战术,他们会让北约的军用列车进入乌克兰的腹地后再发动攻击,而不是在一开始就拦截。 一旦北约的军用列车进入扎波罗热前线或者顿巴斯战场,俄军的导弹就能覆盖这些区域,进行打击。
为了摧毁北约运送的武器弹药,俄军专门组建了一支无人机部队,专门打击乌克兰后方的目标,包括铁路、公路运输网络、军用列车和基础设施。 这支无人机部队开始使用一种新型的“柳叶刀”无人机,能携带大约4公斤的炸药,打击2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。 预计到2027年,欧洲的军工生产能力会大大提高,乌克兰空军也会完成重新训练,会有更多的F-16战机进入乌克兰。如果俄罗斯不能及时切断北约的武器运输线,将来会面临更大的困难。
在这条铁路线的阴影下,俄罗斯的侦察无人机正在德国东部监视北约的武器运输路线。 普京政府现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:要么冒险攻击补给线,但这可能会和北约发生直接冲突;要么眼睁睁地看着乌克兰获得持续对抗的能力。 俄军能不能在北约的运输线上打开突破口,将决定未来战局的发展。 参考资料: 1.《外媒:美国批准8.25亿美元对乌军售》2025-08-2916:23|来源:参考消息 2.《“俄无人侦察机在德国上空飞行”?克宫回应》2025-08-2821:39|来源:京报网 3.《乌军使用远程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炼油厂》2025-07-0722:01|来源:环球时报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